抗癌英雄贺明生命被医生预言仅剩3月,却硬
初期白癜风能治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02316.html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对意志坚韧者大为赞赏,他先后举了大禹治水和西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两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对于坚韧不拔的精神,自古以来都多为人所赞颂,这也是咏物诗中最常出现的品质之一。
这种品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存在逆境中的人,一位叫做贺明的男人,就是那个在逆境中不断突破极限的人。
他五十多岁时患上了癌症,被医生预言生命仅仅剩下四个月,但在四年内却坚持跑了六十一场马拉松,他成为了抗癌英雄。
被判“死刑”
安徽省淮南市有一位普通市民,他叫做贺明。
年时,贺明正好53岁,操劳了一辈子,还有7年就能过上闲适的退休生活。
他是一个很“文艺”的人,人长得很高,一米八七的个子正是打篮球的好身高,但贺明年轻的时候却不太爱运动,很爱音乐。
在五十岁以前,贺明最爱的便是唱歌、弹吉他,还曾经客串过服装模特。
他最爱唱的就是邓丽君的歌,经常在家中唱给老婆和儿子听,他们都很支持贺明的爱好。
家庭幸福美满,自己也有人生追求,如果按照既定的人生轨迹,贺明可以度过一个安稳的晚年,抱抱孙子,和老伴一起唱唱歌,人生极乐也不过如此。
但是不幸却无情地降临到了这个美满的家庭中。
年4月,去医院进行例行体检的贺明得知了一个噩耗。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患上了癌症。
“半个肺都没了,整个肺里全部都是积液,基本上没救了。”贺明的儿子贺帅后来回忆当时医生的话。
对于他还能在世上待多久,医生给了他个模糊的日期——大约三个多月。
从医院走出来那天,贺明觉得自己精神都有些恍惚,就像是皮球被突然泄了力。
但他很快便振作了起来,医生的话无疑是给他判了“死刑”,医生说他还有三个多月可以活,他必须要和命运抗争到底。
贺帅说,自己的父亲性格一直很倔强,他一直从事的都是安保管理的工作,性格“宁折不弯”,认死理。
因为太讲原则,导致容易得罪人,贺明还辗转更换了好多个企业工作。
也许贺帅从前不是很能理解父亲的处事方式,认为他太“刚”了,但他从来没有想到,正是因为父亲这样坚韧的性格,才产生和病魔做抗争的勇气与决心。
确诊之后,贺明便住院治疗,但躺在床上,吃药、检查,这一项项都在提醒他自己的生命正在逝去。
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动起来,于是,他开始趁着家人们不在陪护的时候偷偷下地活动。
医院里缓慢地挪动,到后来可以像常人一样行走,甚至慢跑和爬山,这一切都让贺明觉得,自己的身体在慢慢变好。
但是家人却被他的行为吓了一跳,医院偷偷溜出去被妻子发现,妻子心中又急又气,生怕他出什么意外。
妻子为此还恳求医生和护士去吓唬贺明,告诉他剧烈运动的危险性,还让儿子去劝说贺明。
但没有一个方法是奏效的,当贺明运动起来的时候,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情况正在恢复,躺在床上只会加速自己的死亡。
后来,贺明日常出去行走的地方越来越远,有一次,他在舜耕山盘山公路上面散步,路程正好是半程马拉松的长度。
而舜耕山的盘山公路也是淮南当地马拉松爱好者青睐的训练地,贺帅后来回忆说,父亲应该就是在舜耕山的盘山公路上遇到了马拉松的运动员,这才产生了奔跑的想法。
年的10月份,贺明瞒着家人们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半程马拉松,也正式开启了自己用马拉松和癌症作斗争的艰难之路,在四年的时间里,跑完了61场马拉松。
马拉松抗癌斗士
“我打不过癌症,可是癌症现在也打不过我,我们就这样相处。”
在不断进行马拉松运动的过程中,贺明逐渐找到了和癌症和平共处的方法。
也许贺明也不知道,跑马拉松究竟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多少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是否能够让自己再多撑几个月。
但他心里明白的是,只有动起来,才能让自己感觉到生命力还没有消逝,他不想日复医院里,浪费在冰冷的医疗器械上。
该做的化疗他会遵照医嘱完成,但在其他的时间里,他要去寻找自己生命的价值。
随后他便决定,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时间里,他要挑战跑完一百场马拉松,贺明曾经说过,正是因为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所以才做这样的挑战,虽然身体很累,但是精神上是很富足的。
就这样,贺明加入了淮南市的马拉松协会。
蒙特利尔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的泌尿学专家——肿瘤学专家弗雷德·萨德博士曾经做过阐述,他认为,体育锻炼对癌症有着直接的影响,可像药物那样有效。
他说:“典型的转移瘤患者经常是久坐不动的。据认为,这样会影响癌症的进展。”
美国的癌症协会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在论文中也提到,运动可以直接改变人的心情,能够让人振奋精神,让情绪变得愉悦,大脑神经系统传达正面的情绪,细胞活性便会提升,免疫力提高,对抗癌症的能力自然而然也会增强。
这些研究结果在贺明身上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跑了一段时间的马拉松之后,贺明很明显地感觉到,不仅之前困扰了自己很多年的血压有所好转,就连血糖也降了下来。
贺明身体上的转变家人们都看在眼里,家里人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不愿意让贺明运动,希医院治疗,变成了支持贺明运动。
妻子甚至还会主动陪贺明去舜耕山训练,平常日子里经常跑菜市场,给贺明精挑细选食材,煲汤补充营养,保持体力。
儿子看到贺明的转变心中也十分高兴,他的支持虽然不像妈妈那样照顾爸爸到生活上的细枝末节,但是他想到的是给爸爸添置更好的跑步装备。
那段时间里,贺帅经常跑商场,为贺明挑选轻便又合脚的跑鞋,让他可以在马拉松的路程中跑得更为轻松。
当时,在有着四百多名会员的淮南市马拉松协会里,贺明一直都很低调。
协会里只有会长一个人知道他其实是一名肺癌患者,在世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其他人只知道,贺明是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人,而且跑量惊人。
贺明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训练,除了下大雨或下大雪,贺明从不间断,每天的运动量都能达到三十公里左右。
这个训练量让协会内几乎所有人都感到惊讶,哪怕是一个青年人,都无法像贺明一样日日坚持跑三十多公里。
更别说贺明在最初开始加大运动量时,连他的主治医生都是持反对意见的,主治医生曾经感叹,贺明当时已经骨转移了,身体状况已经到了非常差的程度,这样还能完成马拉松,真的是一件很难以想象的事情。
妻子虽然说开始支持他跑马拉松,但是每当他出远门时,心中还是非常担忧,通常都会以生气的形式阻止他出远门跑步,让他在淮南市跑一跑就行。
但是妻子根本拗不过贺明,虽然嘴上说着让贺明出去跑步就不要再回来了,但是每当他出远门时,还是会频繁让儿子去
- 上一篇文章: 2009年湖北连体女婴,共有器官被姐
- 下一篇文章: 与癌共舞,他们与病魔战斗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