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泌尿系统感染
儿童泌尿系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及时,可能转成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
小儿泌尿系感染主要为细菌感染,最常见是大肠杆菌在尿液中繁殖损伤尿路黏膜所致,表现为尿频(小便次数增多)、尿急(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要去小便)、尿疼(小便时下腹疼)、遗尿(白天或夜间睡着后尿床)。年龄越小,尿路刺激越不典型,其表现为发热以及新生儿喂食困难、病理性黄疸,甚至体重不增等。此外,还有一些儿童并无症状,尿常规筛查可发现尿检异常。
尿检查:未经过如厕训练的孩子会需要导尿以留取尿标本。不建议使用尿袋留尿,因为可能会有误导。取得尿标本后,医院做一个尿常规。如果白细胞阳性,会建议做一个尿培养以确定诊断。培养可以帮助确定哪一种抗生素敏感。根据孩子症状,和尿常规结果,医生会决定是否开始马上抗生素治疗。
影像检查:如果孩子泌尿系统结构先天性异常,影像学检查,比如超声可以显示。肾脏超声常用于3-5岁以下的孩子。但如果反复泌尿系感染则需要更细致的检查-输尿管膀胱造影。
输尿管膀胱造影是一种X线检查,可以显示孩子膀胱输尿管轮廓。这种检查同样可以显示尿流从膀胱反流进入输尿管或肾脏。反流同样可增加肾盂肾炎发生率。此检查需要1-2小时完成,需要放一个导管到孩子膀胱。
抗生素治疗是泌尿系感染治疗方法。最好的治疗药物取决于孩子的年龄,感染致病菌,致病菌抵抗。大部分2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口服抗生素。如果孩子2月以下,不能口服药物,则需要住院,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需要5-10天。足量足疗程完成抗生素对于治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抗生素治疗24到48小时后孩子应该会感觉好一些。如果孩子没有好或甚至更差,则需要再次看医生。大多数泌尿系感染的儿童不会有长期的泌尿系统损伤。症状好转并完成治疗后,孩子不需要复查尿常规。发生第一次泌尿系感染后,约有8-30%的孩子会发生第二次泌尿系感染。这通常发生在第一次感染后6个月以内,更常见于女孩。治疗好孩子的便秘会帮助预防泌尿系感染。如果孩子频繁发生泌尿系感染,可以每日口服低剂量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治疗通常持续6-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