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婴幼儿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按病原体侵袭的部位不同,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由于儿童时期感染局限在尿路某一部位者较少,且临床上又难以准确定位,故常不加区别,统称为泌尿道感染。
1
致病菌
任何致病菌均可引起泌尿道感染,但绝大多数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少数为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是泌尿道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60%-80%。初次患泌尿道感染的新生儿、所有年龄的女孩和1岁以下的男孩,主要的致病菌仍是大肠埃希菌;而1岁以上男孩主要致病菌是变形杆菌。对于10-16岁的女孩,白色葡萄球菌亦常见;克雷伯杆菌和肠球菌多见于新生儿泌尿道感染。
2
常见原因
泌尿道感染占儿童泌尿系疾病的12.5%。通常女性泌尿道感染的发病率普遍高于男性,但新生儿或婴幼儿,男性发病率却高于女性。
为什么婴幼儿易发生泌尿道感染?
常见原因如下:(1)生理特点:用尿布时尿道口常受粪便污染,加上局部防卫能力差易引起上行感染;(2)先天畸形及尿路梗阻:前者较成人多见,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盂积水、后尿道瓣膜、多囊肾均可使尿液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此外,由于梗阻使肾组织压力增加,肾内血流减少,肾组织抵抗力减低,更有利于感染的发生和细菌繁殖;(3)膀胱输尿管反流。
3
临床特点及注意要点
新生儿、婴幼儿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以发热最突出,局部排尿刺激症状不明显,部分患儿伴有呕吐、腹泻、拒食、排尿哭吵、尿布臭味等。因此,对不明原因发热的婴幼儿,怀疑有泌尿道感染,医院就诊,在抗生素应用之前行尿常规、血常规检查;若有反复泌尿道感染,需完善泌尿系B超检查和造影检查,排除泌尿道先天畸形。
4
治疗
泌尿道感染一般需抗生素治疗1-2周,同时家长还应注意患儿外阴部的清洁卫生,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增加排尿量。
5
预防
泌尿道感染的预防包括:(1)注意个人卫生,不穿紧身内裤,勤洗外阴以防止细菌入侵;(2)及时发现和处理男孩包茎、女孩处女膜伞、饶虫感染等;(3)及时矫治尿路畸形,防止尿路梗阻和肾瘢痕形成。
医院
- 上一篇文章: 无限极复合多糖的机理功效这么多,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