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忽略的泌尿道感染要谨肾处理
许多爸妈以为宝宝若是泌尿道感染一定会发烧,其实并不然!有些宝宝会出现哭闹不安、精神较差、胃口不好…等一些与泌尿道系统无关的症状,因此容易被忽略是泌尿道发炎的可能性。倘若泌尿道反覆感染,恐影响宝宝的肾脏功能,可要谨“肾”处理!
容易被忽略的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可分成上泌尿道及下泌尿道,从肾脏到输尿管是无菌的上泌尿道,而下泌尿道是从膀胱到尿道都是泌尿道的范畴,而泌尿道感染就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到尿道的感染、发炎症状。尹书田医疗财团法人书田泌尿科眼科诊所小儿科主任医师潘俊伸指出,婴幼儿泌尿道感染并不少见,仅次于上呼吸道及肠胃炎的感染。
对于婴幼儿来说,泌尿道感染一开始可能只是发烧,并无其他症状,但也有些宝宝不见得有明显发烧症状,而是在感染初期,活力与食欲变得较差、哭闹及呕吐,很容易忽略宝宝可能是泌尿道感染了。泌尿道感染不见得一定会发烧,还是要请专业儿科医师诊断才是上策。
为何宝宝的泌尿道被感染?
在婴儿时期,男宝宝因阴茎几乎被包皮覆盖,阻碍尿液顺利排出,因而容易藏污纳垢,自然比女婴更容易出现泌尿道感染。不过,到了2、3岁之后,女宝宝因本身的尿道较短,以及排便后擦拭方式不正确,或尿布更换的次数不够频繁,而使得泌尿道受到感染的机率大增。
为何宝宝的泌尿道会被感染?原因大致如以下四点:
原因1、细菌感染
宝宝时期总是包裹着尿布,无论是男宝宝的包皮或女宝宝的会阴部可能沾染了细菌,或是从大肠排便带来的细菌,都可能造成泌尿道感染。潘俊伸医师指出,大约有八成的泌尿道感染是大肠杆菌造成,因为其表面带有特殊纤毛可以覆着在泌尿道的上皮细胞,细菌经由尿路逆行至泌尿道,因而出现感染、发炎问题。
原因2、血液感染
倘若不小心感染了细菌,细菌由血液感染后带到肾脏引起发炎,也会造成泌尿道感染,这种途径较容易发生于新生儿。
原因3、膀胱问题
有些宝宝会憋尿,造成尿液累积在膀胱之中排不干净,滞留的尿液成为细菌的温床,也容易使得泌尿道感染机率增加。
原因4、先天畸型
在门诊之中,大约有四~六成的泌尿道感染宝宝有泌尿道畸形问题,大约八成以上是膀胱及输尿管逆流。正常的排尿应该是从膀胱将尿液往下排出,但若膀胱与输尿管交界处具有先天缺陷,可能在膀胱收缩时,一部分的尿液会回流至输尿管,甚至到达肾脏,很容易造成泌尿系统的发炎,尤其是在婴儿阶段如果有泌尿道感染,就要想到可能是有泌尿道畸形的问题。
此外,有些宝宝天生有两套输尿管,可能会合并患有尿道阻塞、尿液逆流问题,泌尿道受到感染机会相对较多。如宝宝有自律神经失调问题,无法控制膀胱迫肌及括约肌,通常伴随泌尿道功能异常,因此造成泌尿道反覆感染。
泌尿道反覆感染,恐影响肾脏!
如果新生儿或是1岁以下的宝宝出现反覆发烧,要先排除其他像是上呼吸道或是肠胃炎的症状不明原因,小儿科医师通常会把泌尿道也列入考虑,也就是会先检验尿液有无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而大一点孩子可以言语表达自我感受,包含小便疼痛、频尿、下腹痛、腰痛…等症状,爸妈必须重视孩子提出的身体反应,以提早发现病灶,适时防止病情恶化。
如果宝宝的泌尿道反覆感染,并没有妥善适当治疗,将来有可能使得肾组织纤维化(俗称肾结痂),功能变得较差,甚至造成肾脏萎缩,最后需要以洗肾过日。不过,通常来说这类情况已十分罕见。
虽然以现在医疗水准,泌尿道反覆感染的后果大多不致于到洗肾程度,但造成肾脏结痂或萎缩的情况还是有。在临床上,有一成以上的婴幼儿因未妥善治愈泌尿道感染,青壮年之后罹患高血压、蛋白尿及慢性肾脏病的机率偏高,怀孕时也容易并发妊娠毒血症,不可轻忽!
急性期如何治疗泌尿道感染?
当宝宝疑似泌尿道受到感染,应立即就医诊断,通常会先采集尿液进行检查,如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白血球,必须进一步尿液培养确认为何种细菌,也可做为后续治疗的依据。针对一般轻微的下泌尿道膀胱与尿道感染,通常口服抗生素后的2~3天即可缓解病症。但若是已引发肾脏发炎,除了口服抗生素治疗之外,还需要住院接受7~17天的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
先天畸型需以手术治疗
有些像是先天罹患膀胱输尿管逆流的宝宝,即使服药仍然无法完全抑制泌尿道感染反覆发生,为了避免日后对于肾脏的伤害,可能需要经过医师的诊断与评估,以外科手术将输尿管重新植入膀胱,才能改善反覆性的泌尿道感染问题。
日常生活怎么预防泌尿道感染?
预防重于治疗,这是各位爸比妈咪都知道的观念,排除先天性畸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之中,如何避免宝宝泌尿道的感染?
方法1、补充足量水分
婴幼儿时期以喝奶为主,如果宝宝的喝奶量变少,其排尿量会跟着减少,泌尿道感染风险就会增加。这个道理犹如水沟的水没有流动,脏东西就容易累积,膀胱也是如此。透过多喝水、解小便,将水分、尿液排出,让新的尿液进来,细菌就不容易附着,反之,若是喝水喝得少,细菌就很容易附着膀胱与尿道,增加感染机率。
此外,多喝水也可避免便秘,有些宝宝因为有便秘问题而反覆感染。粪便积存于体内过久,增加细菌含量,且粪便压迫膀胱,影响正常排尿。平时多喝水、多吃蔬果可避免便秘发生。
如何判断宝宝的水分摄取是否充足?以婴儿来说,一天至少更换7~8次的尿布,也就是大约2~3小时就要更换一次尿布,尿布必须要有一定重量,代表奶量或水分摄取充足。其次是观察孩子的精神与皮肤状况,如果孩子看起来倦怠、嗜睡,皮肤无弹性,可能就是有脱水情况。
方法2、定期更换尿布
爸妈可别以为尿布的吸水力很好,就忽略帮宝宝更换尿布,而增加细菌感染机会。潘俊伸医师建议,每2~3小时换更尿布,而且尿布应该是湿湿的,若都是没有湿,就要小心是否有脱水问题。
方法3、注意清洁方法
适度清洁就好,男宝宝的包皮不易推开,爸妈不需要刻意强行将包皮推开来清洗,只需要做好局部清洁即可。而2~3岁的小女生,上完厕所做擦拭动作,应该是“由前往后”的擦拭顺序,避免由后往前将肛门的细菌带至阴道口。
方法4、养成习惯不憋尿
通常婴幼儿较不会有憋尿问题,多半是有尿意就会想要排尿。容易有憋尿问题的是学龄前或学龄儿童,爸比妈咪应该找寻原因,大多为心理因素,像是受过责骂,或曾经有尿床或尿失禁经验,心里有阴影…等这类孩子有时候就会习惯憋尿。
也有的孩子因为一整天外出活动,上厕所不方便而导致泌尿道受到感染,爸妈应在出游前规划如厕时间,避免孩子因过度憋尿而使泌尿道感染。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围产期泌尿生殖道感染与早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