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再感染的发病率危险因素研究
医学前沿
丙肝患者,即使经治疗清除原发感染的HCV后,仍有丙型肝炎病毒(HCV)再感染风险。研究目的为,基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探讨HCV再感染的风险因素,并研究阿片类药物替代疗法和精神健康咨询与HCV再感染之间相关性。
研究数据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疾病控制公共卫生实验室获取,其中包括了-年间在此检查HCV或HIV的所有患者。研究将HCV再感染定义为患者病毒清除后再次检查HCVPCR,试验结果阳性,不论是自愈患者(未经治疗,连续两次HCVPCR试验阴性,间隔≥28天)还是持续病毒学应答患者(SVR;完成干扰素治疗后12周,连续两次HCVPCR试验结果阴性,间隔≥28天)。研究指标为HCV再感染的发生率(每年随访位患者)和相应的95%CI,并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再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出生队列,性别、HCV诊断年份、HCV清除类型、HIV共感染、精神健康咨询次数、社会剥夺程度以及酒精和注射毒品使用情况),以及注射毒品人群(PWID)的阿片类药物替代疗法和精神健康咨询与HCV再感染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HCV清除后患者共计名纳入研究(其中,自愈患者名,SVR后患者名)。例(8%)患者发生再感染;例(11%)为自愈患者,50例(2%)患者为SVR患者。平均随访5.4年(2.9-8.7年),再感染发生的中位时间为3.0年(1.5-5.4年)。总计人年HCV再发的总发病率为1.27/人年(95%CI1.15-1.39);较SVR组(0.48,0.36-0.63),自愈组复发率明显升高(1.59,1.44-1.76)。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发现,自愈组中再感染风险更高(调整的风险比[HR]2.71,95%CI2.00-3.68),较其它危险因素,更易并发HIV(2.25,1.78-2.85)和PWID(1.53,1.21-1.92)。例有注射毒品使用史PWID患者中,阿片类药物替代治疗与精神卫生接触辅导可明显降低再感染风险。
研究得出结论,合并HIV感染患者,自愈HCV患者和PWID中HCV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HCV治疗辅以阿片类药物替代疗法及精神健康咨询,可以降低PWID中HCV再感染风险。这些研究结果建议加强PWID患者恢复后的随访,并提供减少复发风险的相应服务,尽可能的减少HCV的再感染和传播风险。
END江西白癜风医院头部白癜风怎样治疗- 上一篇文章: 提醒江苏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有上升趋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