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医生也能看懂尿常规报告这个值得你收藏
尿常规是临床上三大常规检验中的一项。尿液可以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是很多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现有形成分。尿常规异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征兆。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
⒈尿量
(1)多尿:成人24小时尿量大于m1称为多尿。生理性多尿见于大量饮水、饮茶、饮酒过量,精神紧张,受寒等
病理性多尿常因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和浓缩功能减退所致。可见于:①肾脏疾病,如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的恢复期(多尿期),慢性肾炎、慢性肾孟肾炎后期;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糖尿病等。
(2)少尿: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ml或尿量持续少于每小时17ml称为少尿
生理性少尿:见于出汗过多、水分摄入不足。病理性少尿可见于:①肾前性少尿,如严重脱水、大失血、休克、心功能不全等;②肾性少尿: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肾损伤的维持期(少尿期)、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等;③肾后性少尿,如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
(3)无尿: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ml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其发生原因与少尿相同但更加严重。
2.气味:正常尿液的气味来自尿内的挥发性酸,新鲜尿具有特殊而微弱的芳香气味。尿液置过久可因细菌污染、繁殖,分解尿素,出现氨臭味。正常尿液气味可受到某些食物的影响,如进食葱、蒜、韭菜等食品过多时尿液出现相应的特殊气味。
病理性异常气味: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呈烂苹果味;②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尿液呈大蒜臭味;③慢性膀胱炎以及慢性尿潴留时刚排出的尿液就有氨臭味
(1)生理性变化:尿液颜色的深浅随尿量及尿的pH改变而变化,尿量越多,色越淡;尿量越少,色越深,酸性尿液色深;碱性尿液色淡;某些食物或药物也可影响尿色,如服用维生素B,呋喃药物或多食胡萝卜素者尿色加深,服用利福平者尿液呈红色
(2)病理性变化:
1)血尿: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为血尿。每升尿内含血量超过1ml即可出现肉眼血尿。可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鲜血样,甚至混有凝血块,若尿液外观无明显变化,而离心沉淀后镜检时,红细胞平均3个/HP则为镜下血尿。血尿的出现提示泌尿系统有出血,如泌尿系统炎症、肾结核、肾肿瘤、肾及泌尿道结石、出血性疾病等
2)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尿中含有游离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时,外观呈酱油或浓茶色。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阳性(正常尿液隐血试验为阴性)血红蛋白尿主要见于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如溶血性贫血(如急性溶血、恶性疟疾)、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肌红蛋白尿常见于挤压综合征、缺血性肌坏死等
3)胆红素尿:为尿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外观呈深黄色,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若为正常尿或药物性深黄色尿,振荡后泡沫呈乳白色)见于阻塞性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⒊尿蛋白质:尿蛋白检测是尿液化学成分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中存在小分子蛋白质,在通过肾小管时绝大部分又被重吸收,因此终未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定性:阴性。定量:0~80mg/24h
若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或尿蛋白含量达mg/24h或尿蛋白10mg称为蛋白尿,临床上用阴性(-)与阳性(+)表示定性结果,用(+)~(++++)表示尿蛋白的程度
(1)生理性蛋白尿: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出现轻度、暂时性蛋白尿,一般尿蛋白定性不超过(+),尿蛋白定量0.5g/L
⑵病理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指因各种背脏及肾外疾病所致的蛋自尿,多为持续性蛋白尿①蛋白肾小球性白尿: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了,系肾小球受到炎症、毒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滤出较多的血浆蛋白,超过了肾小管重受收能力时所形成
②肾小管性蛋白尿:指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由于炎症或中毒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蛋白质的重吸收功能减退而致的蛋白尿。见于肾盂肾炎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性酸中毒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在下方,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文章
- 上一篇文章: 高尚健康尿常规能查出什么注意事项是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