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等人二胎主力70后们如何抓住

时间:2018-10-29来源:病例解析 作者:佚名 点击:

我国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数据显示:符合二胎条件的约60%以上的女性是70后。70后的女性生二胎属于高龄产妇。高龄妇女在怀孕生产方面主要面临「一低三高」的问题。其中,「一低」是指与最佳生育年龄相比,怀孕几率大幅下降,大约只有后者的百分之一;「三高」是指出现流产、胎儿畸形的几率较高,出现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几率高,剖腹产的几率更高。那么,高龄产妇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再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二胎」宝宝呢?医院产科马良坤教授做客搜狐直播间,与各位网友直接对话,详细解读高龄产妇生育二胎的相关知识!

抓住受孕的最佳年龄

搜狐健康:「高龄」还能生二胎么?女性有没有极限生育年龄?

马良坤:生育没有一个绝对的不能的年龄。但是,从生理角度考虑,女性年龄在24~29岁时,生理成熟,卵子质量高、精力充沛,容易接受孕产、育儿方面的知识。若怀孕生育,胎儿生长发育良好,产力和生殖道弹性好,分娩危险系数小,有利于自然分娩,也有孕育和抚育婴儿的精力,因此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4~29岁。相比较而言,女性超过35岁时,卵巢功能减退,卵子质量和受孕能力下降,受孕后胎儿发生畸形的概率增加,流产率和难产的发生率也会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同时,女性的卵巢就像一个仓库,里面存储着大量的卵子。当女性尚处于胎儿期时,卵巢中卵子的储备就已成定局。卵子是随着时间推移变老的。当女性40岁时,卵巢中的卵子也40岁了,它默默地陪着你经历各种疾病的折磨、接受各种有害物质的伤害。而且,卵子是不能再生的。因此,对每一个女性来说,年龄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是否能顺利怀孕,是否能生出健康的宝宝。

所以,为了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女性要抓住受孕的最佳年龄,争取不当高龄产妇(即预产期时年龄达35岁及以上)。

但是,如果您已经按照自己和丈夫的意愿顺利成为一名大龄二胎妈妈,只要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健康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保持平和的心态,努力将自己的体重、血糖、血压均控制在合适的水平,孕期规律产检并做好相关筛查,您依旧可以生出健康、平安的二胎宝宝,并成为一名勇敢、幸福的二胎妈妈。

要二胎,夫妻咋准备

搜狐健康:想生二胎,怀孕需要提前做哪些检查?

马良坤:我们建议孕妈妈最好在孕前3~6个月开始做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同时开始忌烟戒酒、咖啡限量、减少工作压力、不熬夜,以及避免日常生活中有害、有辐射物质的接触等。

一般的孕前检查包括: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压测量;

病毒(TORCH)抗体检测;

血型以及抗体滴度的检测;

传染病筛查;

性传播疾病;

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女性需要进行染色体检查;

营养状况检查;

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检查;

口腔检查、拔智齿及洁齿;

宫颈TCT检查、常规妇科检查以及月经不规律的或者高龄女性可以进行性激素水平的检查;

孕前疫苗接种问题:

孕妈妈的免疫功能是低下的,因此孕前检查中,对乙肝五项均为阴性者,可以在0-1-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三针;风疹病毒检测IgM阴性、IgG阴性者,可以接种风疹疫苗;在流感大流行期,备孕妈妈接种流感疫苗等。

但无论注射何种疫苗,都应遵循至少在受孕前3个月注射,或者在接受疫苗注射时要考虑到怀孕的问题。而且,疫苗毕竟是灭活或减毒的病原,并不是打得越多越好。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才是防病、抗病的关键。

第一胎对二胎的影响:

如果第一胎是剖宫产,有条件的应该提前评估剖宫产疤痕愈合情况;

医生会详细询问第一胎的孕产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发育状态,并作出相应的妊娠建议、预防策略及筛查方案;

如果第一胎曾经发生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巨大儿或者其他不良的结局,应该在孕前做好检查和身体调理,在第二次怀孕期间从生活习惯到医学诊疗都应该注意。

还有要针对第一胎的年龄大小、性格、习惯,为大宝养成能够适应二胎、欢迎弟弟妹妹的氛围。比如2岁左右的宝宝要鼓励自己走路,多让爸爸参与到看护宝宝的生活中;幼儿园的小朋友要陪着过家家,去有小婴儿的家庭做一下体验;对上学的孩子则要重点说明白妈妈爸爸的爱是不变的,弟弟妹妹的到来是你最好的陪伴,有条件的话可以邀请大宝加入到产检和生产准备中。

搜狐健康:男方需要做检查吗?

马良坤:怀孕前准妈妈不仅要检查和调剂好自己的身体、精神状态,同时准爸爸也要相应地做好这些方面的准备工作,只有夫妻双方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均达到最佳状态,才能生出聪明、健康的宝宝。

在备孕期,爸爸要提前开始戒烟戒酒、避免熬夜、保持心情放松以及加强身体锻炼等,并建议做以下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精液检查;

传染病筛查,包括性传播疾病的筛查;

详细询问男方家族史(包括直系亲属是否有不良孕产史),有遗传病家族史的男性需进行遗传学检查;

有性功能障碍或者不育问题者应该进行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检查;

必要的心理状态评估。

总是要不上孩子怎么办

搜狐健康:身体患有其他疾病(阴道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怎么办?

马良坤:在这里,我们以最常见的妇科肿瘤——子宫肌瘤为例来做详细解答。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是能怀孕的。子宫肌瘤虽然可能造成不育,但是如果肌瘤位于子宫浆膜下或肌层内,体积不太大,又没有长在特殊部位,对自然受孕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可以试着怀孕,当然也不必非得先做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再怀孕。因此,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如果准备怀孕的话,应该到专业的妇产科医生那里去就诊,充分评估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听取医生的意见,了解肌瘤引起不育、流产等并发症的相关风险,以及是否需要孕前手术。

那么,如果做了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以后多长时间怀孕比较好呢?

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的影响,主要在于手术破坏了子宫肌层的完整性,子宫肌壁的某些部分形成了瘢痕,瘢痕部位肌层弹性比较差。妊娠足月时子宫腔的容量增大到未孕时的倍左右,肌层被极度拉伸,此时手术瘢痕部位就是子宫壁的薄弱环节,可能发生该部位子宫破裂,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

因此,做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以后避孕时间的长短主要也跟肌瘤的位置、数目和大小有关,应该与手术医生确认确切的避孕时间。一般来说,如果是单发带蒂的浆膜下或粘膜下肌瘤,手术损伤较小,可以在术后较短时间内怀孕;如果是开腹或腹腔镜肌瘤剔除术,肌瘤体积不大,单发,生长位置靠近子宫浆膜层或肌瘤位于子宫肌壁间,可以在术后3个月到半年左右怀孕;如果肌瘤体积大或者多发,术后子宫肌层创面大,则需要避孕1年再怀孕。

总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避孕时间的长短主要由肌瘤的位置、数目和大小以及手术中的情况决定,医生,特别是了解手术情况医生的建议很重要。

同样的,如果您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和(或)妇科疾病,关于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在此种疾病治疗期间能否怀孕,怀孕后能否继续妊娠,妊娠与疾病治疗间的利弊权衡、分娩方式的选择等等都是很复杂且个性化的问题。但总的原则是在疾病治疗期间不管您有无备孕计划,都应该向您的主治医生询问能否怀孕,疾病治疗到什么地步能够怀孕,如果怀孕是否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母儿的健康、甚至使疾病进一步恶化?如果答案是不能怀孕,那么一定做好避孕。如果您意外怀孕了,应该第一时间请产科医生与自己的主治医生共同会诊,根据您的病情、治疗、妊娠意愿决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千万不可想当然的隐瞒医生继续怀孕,也不可自作主张终止妊娠。请及时就诊并相信您的医生会给您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在此期间,请您不要焦虑、烦躁和担忧,建议您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健康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保持平和的心态,加强和医生的沟通与交流,积极配合相关的诊疗方案,平安迎接二孩的降临。

搜狐健康:解除避孕后多久可怀孕?

马良坤:取环后不能立刻受孕,一般1~2个月再怀孕比较合适。因为曾放置在宫腔内的节育环会导致子宫内膜出现无菌性的炎症反应,增生了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子宫也有所改变,从而让受孕困难。

对于正在计划怀二孩的妈妈,取环后最起码要经过2~3次正常的月经周期后再怀孕,让子宫内膜有恢复的时间。

搜狐健康:怀孕困难怎么办?

马良坤:改善性生活,提高精子、卵子质量:

很多准备生二孩的大龄夫妇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同时工作上又属于骨干力量,生活上的压力很大,有的人要经常出差、加班、应酬,所以有不少夫妇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情似火,很少有规律的性生活,甚至有的已经「戒掉」性生活。建议这样的夫妇调整一下工作和生活的节奏,甚至考虑换一个压力小、轻松的工作岗位,夫妻俩要重温新婚燕尔的激情,平时多交流沟通,多有爱抚接触,培育一下做爱的氛围和心情,要享受性生活带来的愉悦,不要为了完成生育任务而勉强为之,从而提高受孕几率;

性生活过频、过少都不利于受孕,所以推荐备孕期间每周2~4次的性生活频率,依据每对夫妇的具体情况而定;

好的同房体位,能保证精子射出时,尽可能的靠近女性子宫颈,达到受精的目的,要想达到这种效果,一般有两种姿势,如男上女下体位、胸膝式。尤其是男上女下体位,被认为是最佳的「受孕姿势」;

有些夫妇性生活规律、氛围良好,虽不避孕,但仍不能怀孕。还有的夫妻受孕后在怀孕前的3个月便流产了,并反复多次出现此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在怀孕前注意饮食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均衡膳食,但一定要注意避免吃刺激性的、辛辣的或冰冷的食物。

检查夫妻双方的生育功能:

如果夫妻双方在良好的性生活一年仍未成功受孕,建议检查精液、排卵功能、输卵管和子宫内膜等的情况,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用促排卵、改善精子活率、疏通输卵管等治疗方法;

辅助生育技术:

若采用上述治疗方法之后仍未顺利受孕者,我们还可以选用一些辅助生殖技术来圆您二胎妈妈的梦想。常用的辅助生殖技术有: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及其衍生技术等。

高龄生育,风险几何

搜狐健康:高龄者孕期风险(流产、胎儿畸形、妊娠期综合征等)有多大?能否有效预防?

马良坤:与适龄生育相比,高龄产妇要承担更多的孕期风险:随着孕妇年龄增大,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流产、早产率会增高;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容易发生产后大出血和难产;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更容易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等各种妊娠并发症。以「21三体综合征」为例,当母亲年龄为35岁时,婴儿患唐氏综合征的几率是1/,当母亲年龄超过40岁时,这一几率就上升到1/,而如果孕妇年龄为45岁,其概率更是高达1/30。

因此,高龄女性要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对妊娠期高发的并发症进行动态监测,积极做好产前诊断及胎儿畸形筛查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等。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全身情况的评估:心肺功能是否适合怀孕,体质和营养状况好不好;了解基础血压、血糖等情况。了解家族和遗传病史、既往孕产史,夫妻双方的健康状况,评估此次是否适合生育;

生殖系统的评估:卵巢功能如何,有没有妇科系统的疾病,上次生产有没有后遗症状等;

大孩的健康评估:怀头胎时的孕期产检情况有无异常,生头胎时是否借助特殊分娩工具,头胎是否健康、正常的发育成长等;

下面,我们以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为例来讲一讲如何预防危险因素、将高龄生育二胎的风险降到最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见症状为高血压、头晕、眼花、气短、蛋白尿等。预防重点是要减轻工作压力、适度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合理饮食、避免高盐、高热量食物并补钙等;

妊娠期糖尿病:也是很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它的发病高危因素之一就是高龄。有的妊娠期糖尿病还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给孕妈一生的健康都造成不利影响。预防重点是要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热量食物,孕早期不要吃得太多,在不吐的情况下,吃点清淡的饮食就可以。整个孕期营养均衡全面就好,不用刻意吃太多高营养的食物;同时选择合适孕期的运动、坚持锻炼;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也是一种危险的妊娠期并发症,它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皮肤瘙痒。它与孕妈孕期雌激素水平高有关,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双胎妊娠,以及既往有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孕妈身上。预防重点是要多饮水、多排泄;

虽然高龄孕妇怀二胎存在不少风险,但是也不要太担心,在现在的医疗条件下,只要孕妇加强孕前、孕期检查并遵从医嘱,很多危险因素都可以被及时发现和规避,很多妈妈都可以顺利生下健康的二胎宝宝。

搜狐健康:产前检查频率是否增加?检查项目是否需更全面?

马良坤:基于上述关于高龄孕妈怀孕高风险的讲述,我们建议高龄女性(大于34岁者)从决定怀二胎起,医院找医生进行详细咨询,整个孕期也要严格地加强产检,尤其是经检查存在高危因素的高龄孕妇,更应该适当增加产检次数。

首先,夫妻双方应该按照医生要求,做一个全面的健康查体,确保夫妻双方身体健康。除了之前提到的一般的孕期检查,大龄女性怀孕前应特别注意生殖系统的检查,比如:卵巢储备功能的测定、子宫颈癌的筛查、阴道膨出等;同时,要重视营养以及内分泌情况的评估,如果有异常,应在控制好各种营养元素、激素水平的情况下再怀孕;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向您的产科医生提前说明您怀第一胎的时间以及异常的孕产情况(包括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早产、是否剖宫产、第一胎宝宝发育是否正常等),还要记得「汇报」您产后的恢复情况哦!

在顺利怀孕之后,高龄二胎妈妈应坚持合适的身体锻炼、保持均衡且营养全面的饮食、控制体重的增长、保持心情的愉悦;按时产检,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缩短每次产检的间隔;及时做好产前诊断及胎儿畸形筛查;尽早做糖耐量试验;要特别注意血压和尿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病情需要的话可以进行动态监测。

搜狐健康:上次剖宫产,这次可以自己生吗?

马良坤:目前推荐足月活产后妊娠间隔大于2年且少于5年。对于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可以考虑缩短妊娠间隔至12个月。如打算剖宫产后行阴道试产,则上次分娩至下次分娩的间隔建议18-24个月。

我们将经历过剖宫产的子宫称为「疤痕子宫」,是导致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之一。剖宫产后再妊娠最危重的情况是「疤痕妊娠」,就是胚胎附着在上一次剖宫产留下的疤痕上,有引起子宫破裂和无法控制的产后大出血的风险,可危及产妇生命。因此,上次剖宫产的二胎妈妈在此次孕6~8周时需进行B超检查,若为疤痕妊娠,则需终止妊娠。

除了上述特殊的危险情况之外,对于其他上次剖宫产之后二胎的生产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进行剖宫产后阴道试产(VBAC)成功率的评估:

结合孕妇及家属意愿,可以选择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的二胎妈妈:

曾行1次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且前次剖宫产切口愈合良好,子宫破裂风险低;

此次产检骨盆径线测量正常,无畸形、无狭窄;

无其他子宫手术疤痕及子宫破裂病史;

前次剖宫产的因素不存在;

医疗机构具有密切监护的条件,如在试产过程中母胎出现任何紧急的危险情况,可立即转二次剖宫产;

根据产科急危重症的规定,下列情况禁忌选择剖宫产后阴道试产:

已有2次或以上子宫疤痕形成且未曾行过阴道分娩;

妊娠间隔<18个月或过长(大于10年),且前次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疤痕厚度<3mm,子宫破裂风险高或有先兆子宫破裂的表现;

曾行广泛经子宫底手术或竖形、高位、T形剖宫产术者;

此次妊娠存在难产因素以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不能采取阴道分娩者;

有子宫破裂病史者;

医院不具备紧急剖宫产的条件和设备。

搜狐健康:顺利怀孕后需要注意哪些?

马良坤:恭喜您,您已经如愿成为一名二胎准妈妈!为了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宝宝,二胎孕妈妈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均衡营养,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补充,避免高糖、高盐、高热量的食物,严格控制自己体重的增长;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规律的起居作息,每天都能选择合适的运动坚持锻炼,例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

保持平和的心态,处理好工作上的压力,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交圈,不要忘记和你的大孩多多沟通哦;

改善工作环境,避免接触有毒、有辐射的物质;

按时接受孕前检查,或尽早接受初次产前检查,积极做好产前诊断和妊娠期合并症的筛查、监测与治疗;

尽量减少孕期性生活,注意外阴的清洁;

规避上次怀孕时的不良因素;

一旦有任何不适,特别是出现阵痛、阴道出血、分泌液过多等状况,建议您来院就诊。

答网友问

搜狐网友:39岁,孕35天,30天开始有出血,打黄体酮5天还有少量咖啡色,会不会保不住?

马良坤:临床上不建议早孕期过度积极干预。

搜狐网友:前次顺产时侧切了,这次还切吗?如果侧切是否还在原来的地方?

马良坤:大多数经产妇不需要侧切,但需要孕期控制体重,避免巨大儿。

搜狐网友:刚看到说有孕妇子宫破裂,您说我头胎是剖腹产,不到两年,现在能怀吗?发生子宫破裂的可能性有多大?

马良坤:理想情况下是在孕前做子宫切口评估,绝大多数剖宫产史的孕妇不会发生子宫破裂的,分娩方式受多重因素影响

搜狐网友:发现怀孕已经安排出国考察了,您说能坐飞机吗,已经3个多月了?会被辐射吗?

马良坤:如果产检医生认为你的妊娠状况是正常的,可以坐飞机,那就没有问题,不过长途旅行需要注意:不能久坐会发生血栓,可以穿防血栓袜预防;多喝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安检时或其他需要额外接受辐射的时候需要表明孕妇身份

搜狐网友:七个多月了,特别胖,都斤了,有人说生的时候没法打麻药了,您说我要不要去做全麻那种?

马良坤: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控制体重,请营养科进行饮食评估,增强体力活动。因为肥胖本身就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早产等一系列疾病的风险,不管哪一种分娩方式或麻醉方式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尊重医生综合评估后给你的建议,现在要规律产检,配合医生,控制体重,监测血糖血压。

搜狐网友:医生,怀孕后发现子宫肌瘤应该怎么办?做过子宫肌瘤的子宫,想怀孕,需要怎么养?多久可以开始准备怀孕啊?

马良坤:子宫肌瘤要根据大小、部位、症状,结合胚胎、胎盘的位置,共同决定处理方式,主要需注意孕期肌瘤生长导致的子宫肌瘤变性,预防早产、贫血、产后出血,注意补铁,综合评估分娩方式。好好做产检!

肌瘤剔除手术的医生会决定你合适妊娠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说,术后一年都可以怀孕

搜狐网友:老大是早产,老二还会早产吗?

马良坤:早产史是再次早产的高危因素,所以二胎会存在早产风险,建议孕前明确早产病因,首先排除子宫畸形或宫颈内口松弛等病理性原因,后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均衡膳食,调整焦虑抑郁情绪,注意口腔保健,预防并积极治疗妇科炎症。

搜狐网友:上次怀孕时出现了妊高症,这次还会出现吗?

马良坤:会有再发的风险,孕前需要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高血压。医学上对于妊高症的预防要监测血压,控制孕期体重增长,饮食上以清淡为主,不要过分焦虑紧张,根据您的综合情况,医生会给予适当的必要的综合治疗。只要是两次怀孕的时间间隔越短,风险越高。

搜狐网友:我37岁,半年前自然流产了,在备孕需要注意些什么?

马良坤:早孕期自然流产多数是自然淘汰,是胚胎的质量问题,不要过度紧张,按照前面提到的常规检查就可以,若有两次以上自然流产,需进行更详细的相关检查

搜狐网友:怀孕以后,总觉得很饿,这是为什么?每天的饮食该如何控制啊

马良坤:注意您的饮食选择,除了三顿正餐外,还可以有三次加餐。而且注意加餐的选择,比如牛奶,酸奶,干果,坚果。在感到饥饿之前就加餐。注意多吃粗粮,青菜。

搜狐网友:我们二胎能不能就直接去做人工那种,估计我俩也都没法自己怀了,都四十岁了,我月经都是黑色的,量也挺少了,据说想做几个就能做几个?

马良坤:人工授精是为了不育的夫妇采取的措施,40岁的夫妇经过规律的防松的性生活依旧有可能怀孕,试管婴儿是有风险的,如果高龄怀双胎风险更大,特别不建议去做这种尝试

搜狐网友:这次怀老二,着床不太好,现在被诊断说是胎盘前置,现在是快30周了,您看我们能做点儿什么吗,胎盘前置必须得躺着吗?

马良坤:胎盘前置要注意休息,观察腹痛及出血的情况,注意补铁,及时产检,有问题及时就医。如果没有腹痛及出血,不建议绝对卧床,会造成血栓、肌肉萎缩、泌尿系感染等风险,也会增加焦虑心情。

搜狐网友:您好,我怀第一个孩子就得了痔疮,现在怀了第二个孩子,7周了,但痔疮好像更严重了,我能用痔疮药吗,马应龙那种,这个痔疮还有什么办法吗,我在用香油往里面塞,但好像老是掉出来?

马良坤:马应龙可以用,建议去就诊普外科,如果痔疮严重需要专业的处理。需要补铁,注意饮食保证软便。可以进行盆底肌肉锻炼。

搜狐网友:我是刚才那个红斑狼疮患者,我们当地医生都说不能生,要生就得去协和,您看我们去哪儿能生?

马良坤:可以来协和免疫内科做全面的孕前评估,如果不建议继续怀孕就只好终止妊娠。你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访谈嘉宾介绍

马良坤,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年开始在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6年赴美国担任访问学者。

擅长围产保健、产科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以及危重处理、产科健康教育、妊娠期体重管理以及产科遗传咨询、羊水穿刺等产前筛查和诊断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整理/夏娜

生活从此健康

长按下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


转载注明  http://www.wzjyt.com/bljx/726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泌尿系统感染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