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前列腺癌总体五年生存率较先进发达国家
刘军连医生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47810.html
图说:医院叶定伟教授为前列腺癌患者手术采访对象供图
“我国人群确诊前列腺癌分期较晚,初诊早期患者仅占到42%,进展性前列腺癌占了58%,筛查力度不够普及、进展性前列腺癌生存率低,是我国当前前列腺癌防治领域需要攻关的焦点。”医院叶定伟教授在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上表示,“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致使前列腺癌总体五年生存率不足70%,远低于先进发达国家近%的生存情况。”
在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上,医院还公布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诊治数据,其中前列腺癌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高达82.6%,接受根治术的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接近%,控尿功能恢复率97%、性功能恢复率超7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覆盖了前列腺癌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早筛’‘精准手术’‘精准影像’和‘精准分型’,构成了前列腺癌多策略融合诊疗模式——复旦方案,精准制导的多维度综合治疗为提升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生存质量带来了有效解决方案。”叶定伟表示。
精准早筛方案提升早期诊断率
城市人群是前列腺癌的高发群体,且发病率不断增加。今年9月,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年浦东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已超过了胃癌,高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发病率达58.14/10万人。
众所周知,前列腺癌被称为“退休癌”,好发于6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从年上海各区人口结构比例来看,浦东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仅为32.1%,是申城较为“年轻”的城区,因此放眼整个上海市,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可能会更高一些。
在现今前列腺癌筛查尚未普及大背景下,发病率如此之高,亟需倡导推行早筛、早诊。叶定伟表示,提高民众前列腺癌的筛查意识,将早筛关口前移成为从根源上提升前列腺癌整体疗效的重要策略。
临床中,很多癌症目前科学手段无法从血液中检测出来,但前列腺癌可以。抽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当前筛查前列腺癌的最简单方法,但存在假阳性率高、还需穿刺确诊等缺点。为解决这种筛查准确效率低的难题,叶定伟领衔团队率先从“提高前列腺癌筛查的准确率”入手,开发的前列腺癌精准早筛“复旦模型”将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从单纯基于PSA筛查的52%提高到了74.5%。
此外,叶定伟教授团队采用前列腺癌精准筛查基地+前列腺癌精准筛查服务站的模式,尝试将前列腺癌早筛关口前移,带领团队把优质筛查资源下沉到社区,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和知晓度。
“复肿技法”领衔前列腺癌精准手术
前列腺深嵌在人体骨盆最底部,相较于欧美人群,中国男性骨盆呈现出“深马桶”的结构,前列腺位置更窄、更深,相应手术操作空间小、难度大——欧美国家的手术方式在国人前列腺癌治疗中时常“碰壁”。
如何通过更精准的手术为前列腺癌患者在更好根治肿瘤的同时,更大程度避免术后尿失禁、性功能丧失等问题的出现,成为摆在叶定伟教授团队面前的难关。在总结每年千余例早期前列腺癌手术经验后,手术团队摸索出了符合国人骨盆解剖特点的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复肿技法”:通过五大关键手术步骤,让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生活质量”齐飞跃,其中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近%,控尿功能恢复率97%、性功能恢复率超70%。
借助机器人手术系统巨大的显微优势和灵活度助力,前列腺癌手术“复肿技法”更上一层楼。据了解,医院前列腺癌手术量已经连续7年居上海市首位。目前该院是全上海唯一列装有两台4代达医院,机器人手术预约时间大大缩短,让更多患者有机会从精准手术中获益。
记者了解到,由叶定伟牵头的晚期前列腺癌中国自主创新药物国际多中心研究,经过4年多的努力,证实首个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二代抗雄药物“瑞维鲁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相较于经典治疗方案,可将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42%,影像学进展风险降低56%。该成果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刊登,标志着中国泌尿肿瘤新药研究迈向新的台阶。
通讯员朱煜新民晚报记者郜阳
- 上一篇文章: 新生儿10个特殊生理现象,不是生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