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第一预后差仁济团队为
近日,上海交通大医院泌尿科陈海戈团队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庄光磊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CancerResearch,影响因子11.5)与《病理学杂志》(JournalofPathology,影响因子7.3)上连续发表两篇膀胱癌液体活检学术论文,有望为膀胱癌精准治疗提供新依据。
膀胱癌在我国是泌尿系统中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工具,我国膀胱癌诊断分期较晚,部分患者需要接受膀胱切除手术,术后的肿瘤学预后与生活质量都不尽人意。
针对以上临床问题,陈海戈团队与庄光磊团队进行联合攻关,通过院—所—企三方合作,建立了基于大样本队列的中国膀胱癌人群尿液液态活检技术与分析模型。研究团队在一项针对需要接受全膀胱切除患者的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临床研究队列中对模型进行前瞻性验证,发现尿液和血液中的肿瘤游离DNA对于体液中的微小残留病灶(MRD)具有极高的检出率,同时与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病理缓解呈现高度匹配,表明该技术在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中极具潜在应用价值。该医院泌尿科主治医师张瑞赟、放疗科臧婧羽博士、泌尿科主治医师金迪、慧渡医疗谢锋博士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陈海戈、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庄光磊研究员、西安医院主任医师范晋海为论文并列通讯作者。
同时,研究团队还就晚期膀胱癌患者缺乏疗效实时监测工具的临床问题进行研究,对一项前瞻性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队列进行伴随诊断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外周血循环肿瘤DNA(ctDNA)丰度对于治疗响应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医院泌尿科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上海市泌尿外科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是目前国内膀胱肿瘤诊治体量最大的中心之一。近年来在黄翼然教授、薛蔚教授的带领下,膀胱肿瘤亚专业团队长期致力于通过临床技术提升与转化深入研究,切实提高临床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杨子
- 上一篇文章: 肾脏出问题,泌尿系统也会受到牵连拖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