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狐涂是药三分毒这些用药基本常识你懂多
工作的时候,很多病人问,这个药怎么吃,那个药需要注意什么。前些天刚好看到这个题,总结起来答一下。
举例以治疗常见疾病的常用药为主:
1用药观念1所有药物都可能有不良反应,要警惕但不必惧怕一个药物从研发到临床应用,需要通过Ⅰ~Ⅲ期临床试验,上市后还要进行Ⅳ期临床试验,我们能买到的正规厂家的药,安全性是很高的。
制药企业越正规,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写得越详细,分门别类地介绍,不良反应名称一串接一串,时常让人忧心忡忡——“这到底是治病的药,还是致病的药?”但一般而言,这些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是很低的,即使出现,往往也只出现其中一种。而且对于大多数不良反应,通过停药,或使用对抗性药物等方法,是可以完全恢复的。危害比较大的不良反应事件,极少出现。
所以,不良反应要重视,但不用惧怕。
2中药也有副作用一般而言,中药比西药的毒副作用要小,但中药里也有含毒成分。由于中药成分复杂、药企不作为、市场监管不严等等因素,许多中成药说明书上对不良反应轻描淡写,甚至用“尚不明确”一句带过。但中药确有副作用是不争的事实,临床上有因为服用中药而出现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的病例。
据统计,年至年期间,国内期刊关于因使用中药而中毒致死的报道共有27篇。某些中成药内含有汞化合物,长期服用会引起汞中毒。云南白药是一种著名中药,止血效果极佳,可以内服外用,如果一次内服过量(超过0.5g),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肾功能衰竭。著名滋补药人参,若服用过多过滥,也会引起不良后果。
以上举例主要是提醒大家注意中药副作用,并不是反对中医药。
3短期使用安眠药,不会产生依赖性短期(1周——2周)使用安眠药,是不会产生依赖性的。而且许多依赖性其实是心理依赖,是可以消除的。我的一些医生同事,口袋里经常备着几片舒乐安定,值夜班睡不着的时候,就吃上一片。现在有很多新型安眠药,如佐匹克隆、思诺思等等,效果更好。
4抗生素通常选用一种有一种错觉: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肯定比用一种效果好。实际上,大部分感染只选用一种抗生素就可以,单用一种抗生素更安全、有效。
抗生素都有对应的抗菌谱,可以针对感染部位做粗略的选择,比如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感染,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常用喹诺酮类、头孢类,如诺氟沙星。皮肤、呼吸道感染,多为革兰氏阳性菌,常用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也可用头孢类。具体要依据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抗生素是处方药,最好咨询医生。
几种常见的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口腔炎症,例如牙龈炎,因为合并厌氧菌感染,用药多联合甲硝唑,如一种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炎、胃溃疡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需要联合两种抗生素;重度难治性感染,可以考虑联合用药。
5感冒用不用抗生素?抗生素一般指抗菌药,大家都知道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是杀细菌的,所以感冒不应该吃抗生素。这个原则是正确的,但有时候要打破,如果感冒2、3天后,出现了黄痰,黄鼻涕,说明并发了细菌感染,此时就要用抗生素了。
6抗生素“不用则已,用则用足。抗生素一旦使用,就要用足疗程,避免治疗不彻底,产生耐药性细菌,造成感染复发,根治更加困难。如果自己感觉症状减轻了,因为担心抗生素吃多了不好,而提前停用抗生素,这是不对的。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是,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退后,再使用3天。
7用药会降低免疫力?除了专门用来抑制身体免疫的特殊药物(比如器官移植时防止排异反应),一般药物是不会降低人体免疫力的。有些人感冒发烧,坚持不吃退烧药,想依靠自身免疫力来恢复,但是,发烧,出汗,脱水,进食减少,这反而会降低免疫力。该用药时要用药,消除症状,改善身体状态,能帮助提高免疫力。
一般而言,体温超过38度,应当使用退烧药。
8长期服用的药物,不要擅自增减量和突然停药举三个例子:
抗凝药:比如华法林,患有心脏疾病房颤的病人常用,要按照医生告知的剂量服用,假如自己加大剂量,会造成血液凝固异常,伤口出血不止,牙龈出血,更严重的会出现肠道出血,有生命危险。
抗癫痫药:我国有万以上癫痫患者,而且还以每年新发40万——60万例的速度递增,癫痫致残率高,治愈困难,疗程长达几年,甚至终生用药。由于时间跨度大,长期坚持是很难的,据统计,癫痫患者擅自减药、停药、换药及拒服的比例高达67%。不恰当的减药、停药,会造成癫痫症状反弹,甚至出现危险的癫痫持续发作,即癫痫持续状态。
降压药:高血压的头晕症状和血压高不一定同时存在,没有症状时,血压也可能是偏高的,如果降压药吃吃停停,会造成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波动,进而引起血压波动,多害无益。
9镇痛药不要长年服用比如去痛片,扑热息痛,芬必得等,一般都是短期使用。曾经见过一个病人,因为腰痛,长年服用去痛片,连续10多年,结果出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防御细胞,白细胞减少了,人体的免疫力会下降。镇痛药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并不治疗疾病本身,要根本地缓解疼痛,还是要去除病因。
10维生素也会过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食物中,但并不意味着“维生素多吃点也没关系”。除了B族维生素如B1、B2、B6等,不会有明显的过量反应外,其余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C、D、E等,过量使用是有害的。例如维生素C过量可以引起腹泻、泌尿系结石等,维生素E过量可以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11警惕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极为迅速,一般用药后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出现,轻微的出现皮疹,严重的会出现低血压、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常见的过敏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药物等。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率居各种药物过敏反应的首位,约占青霉素使用人数的0.7%——10%,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几率也最高,占0.%——0.%,也就是说大约每10万个青霉素使用者中有4——15个人出现休克。有人接触微量青霉素即可出现过敏,甚至有人因为闻到青霉素气味,即吸入微量青霉素分子,而出现过敏性休克死亡的。
对自己曾经过敏的药物,一定要牢记,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同种药物。
2用药方式1用药时间需要连续服用的药物,尽量保持间隔时间相等,这有助于血液中药物浓度保持平稳,发挥更好的药效。
2与吃饭的时间关系大部分药物,饭前服和饭后服,影响不大,如果没有特别提示,一般都是饭后服,目的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有些药物和进餐有明确的时间关系,例如,降糖药,一般吃饭前0—30分钟口服或注射,具体时间因具体药物而定,这是比较严格的。再如,治疗帕金森病的美多芭,需要空腹服用,因为食物中的蛋白质会阻碍美多芭的吸收,降低药效。餐后2.5小时到下一餐前1小时,可以认为是空腹状态。
3服药的体位服药时,一般站立或者坐位,这能避免呛咳。
个别药物对体位有特殊要求,比如,硝酸甘油片,这是冠心病的急救用药,放在舌头下面含化,身体不能站立,要保持半卧位,或者平躺。原因在于硝酸甘油扩张全身血管,会降低血压,站立位容易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倒。
4服药之后适量喝水大约ml,宜多不宜少,既能避免药物粘附在食管上,也有助于药物的分解和吸收。
5胶囊要整粒吞服最常见的肠溶性胶囊,外壳是药用明胶等化学材料,人体的胃液呈酸性,胶囊在经过食管和胃时不溶解,人体肠液呈碱性,胶囊到达肠道后立即溶解,释放药物。胶囊的作用有两点,一是避免药物被胃液破坏,二是保护食管、胃,免受药物的刺激。
3用药若干注意点1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使药效增强或减弱,出现新的毒副作用等,合用的药物种类越多,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越大,要听从医生意见,来决定是否合用。
2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慎用、禁忌慎用,就是对于某些情况,要权衡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谨慎使用。比如肝、肾功能不全时,许多药物都要慎重使用。禁忌,指出了在一些情况下,绝对不能使用这种药物。比如,用于缓解腹部疼痛的抗胆碱药,如阿托品、-2等,患有青光眼的人绝对不能使用,因为这类药物会导致青光眼加重,甚至失明。
3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代谢产物容易在尿道形成结晶,用药期间需要大量喝水,每天喝水ml以上。
4使用降糖药后,一定要按时、按量吃饭如果不吃饭或吃得过少,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心慌、大汗等,甚至低血糖昏迷。
5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前3个月,尽量不用药物因为很多药物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必须用药时,要阅读说明书中『注意事项』里的致畸说明,或者咨询医生。
6成分不明的中药偏方要谨慎使用中医中药,有其擅长的领域,也有不擅长的方面,比如在糖尿病,癫痫方面,中药效用弱。许多降血糖、治癫痫的中药偏方,实际上掺加了西药,如二甲双胍、苯巴比妥等,这种掺加方法,不像西药片剂那样容易控制剂量,会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稳定,治疗效果并不好。
7吃药后避免饮酒酒精可以与数百种药物发生有害的相互作用,如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新的毒副作用。比如,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可以引起乙醛在体内蓄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面部潮红、心慌气短等。
8许多糖尿病病人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可引起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结节,局部脂肪萎缩,所以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本文原载于知乎)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春天来了,男女都需要清楚的15件事情
- 下一篇文章: Costco各保健品吃了,对身体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