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合并泌尿感染
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泌尿感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尿,但有些病人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现象,给病人造成了痛苦。糖尿病病人并发泌尿感染的患病率可高达32.6%-90.5%。为什么糖尿病会并发泌尿感染呢?下面总结了几个常见的具体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血糖控制不良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和尿中葡萄糖含量较高,而葡萄糖是细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细菌的繁衍提供了绝好的环境。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功能降低,白细胞吞噬功能、趋化功能、游走功能及杀菌功能均低于正常人,较正常人更容易受细菌的感染。
细菌容易繁殖
糖尿病患者易继发神经原性膀胱、尿潴留,使细菌容易在膀胱内繁殖,特别是使用导尿管后则更易发生逆行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某些细菌在含糖量较高的尿液中容易繁殖。
免疫功能缺陷
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具有细胞吞噬、细胞内杀菌、细胞免疫等多种防御功能的缺陷,从而使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实验证明,糖尿病病人粒细胞杀菌作用比一般人群明显减弱,而经控制血糖后杀菌作用明显加强。
病龄较长且高龄段人群
老年女性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使女性泌尿生殖道pH值降低,泌尿道黏膜变薄,易发生尿路感染;老年男性前列腺病包括前列腺增生、细菌性前列腺炎明显增多,致尿液引流不畅,残余尿增多,细菌易逆行进入膀胱而致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出现植物神经病变、形成糖尿病性神经性膀胱,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可在90%以上。而且,患者病情继续发展,自己排尿困难,往往需要反复导尿,这些操作会进一步加重感染的发生。
女性患者
尿道的生理及解剖特点特殊(尿道短而宽),较男性更易发生尿路感染。
合并糖尿病肾病者
糖尿病肾病患者较合并其他并发证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可能是由于蛋白从尿中排出,使血清蛋白水平降低,抵抗力下降,部分患者肾功能受损,尿量减少,通过排尿对细菌的冲刷作用减弱有关。
看了以上的介绍,现在你知道了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并发泌尿感染了吧。
- 上一篇文章: 90的膀胱癌可活10年以上10恶性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